问题分析:婴幼儿患化脓性中耳炎时,由于其不善诉说,遇到患儿有夜哭、抓耳或摇头的痛苦表现时,应想到可能患了中耳炎,应及早治疗,否则会引发其它一些并发症状,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其听力,贻害幼儿终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最好发于婴幼儿,其主要原因有如下。 一、婴幼儿咽鼓管比成人相对短、宽、直,不呈弓形弯曲,含病菌分泌物易由此侵犯中耳。 二、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若羊水、黏液或泪水由咽鼓管进入其中耳,?岣腥疽鹬卸住2溉椴坏?如喂奶时让孩子平卧、侧卧吸吮,或进乳太多太急,呛咳后乳汁染菌经咽鼓管到达中耳而发炎。婴幼儿断奶及出牙期间口水增多,口水若染菌流入耳内亦可能感染而致中耳炎。 三、不正确的擤鼻涕方法(由大人或孩子自己捏紧双鼻翼使劲擤,以致鼻腔分泌物压入鼓室),或常用发卡、火柴棍等掏耳使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四、幼儿体质弱、抗病能力差。如孩子在感冒时,不但一般细菌易感染,其他病毒如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易感染而继发中耳炎。另外,孩子出牙期发生低热,抵抗力下降也是中耳炎发病的诱因之一。 五、局部因素如扁桃体炎、咽峡炎、鼻咽部淋巴组织炎,可波及咽鼓管和中耳引起中耳炎。婴儿6个月后乳突发育,此时如患中耳炎,尚可波及乳突引起急性乳突炎。 六、传染病并发症。儿童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可继发中耳炎。 此病的防治原则是尽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脓液形成而鼓膜未破时引流脓液,防止复发和转为慢性中耳炎。具体地说以青霉素(或口服阿莫西林)和磺胺药为首选,服用磺胺时注意多喝开水及加服等量小苏打,以防磺胺在肾内结晶损害肾功能。也可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菌药,但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神经性耳聋或前庭损害。局部用药,有脓液粘滞者可选3%双氧水冲洗,再以2%酚甘油、复方新霉素滴耳液或0.25%氯霉素滴耳。注意不要用不溶性粉剂或含色素的药水滴耳,以免影响局部引流和进一步的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