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见于产后2~6周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所以还是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因为这个时候属于怀孕期间,因此不能吃药,只能进行物理治疗,或者汤饮治疗。
物理治疗:.物理疗法 适用于乳腺炎的早期治疗,以促使炎症消退或局限。 (1)冷敷治疗:冷敷能使局部温度下降,毛细血管渗出减少,周围神经传导冲动减缓,具有镇痛、消肿、抑制炎症扩散、减少乳汁的分泌的作用。热敷时脓肿形成较冷敷快,冷敷的切开排脓率为40.42%,低于热敷的切开率(热敷的切开率为82.9%),且冷敷越早越好。 ①时机:于急性炎症的早期(发病后的24h内),在炎症尚未被控制的48h内进行,48h后可改为热敷。 乳腺炎
②方法:碎冰后,以冷水冲去棱角,置入冰袋。用棉布包裹冰袋外,置于硬结局部3~4h。局部皮肤复温后可再行冷敷。若局部麻痛不可忍受,改为短时间冷敷,冬天可用冷水敷。 ③注意问题:在冷敷的同时可多饮水,使乳汁变稀,减少淤滞,利于乳汁的排出,以起到引流及冲洗作用,有利炎症的消退。冷敷时尚须注意防止局部冻伤。如患病后24h内用冷敷尚未能控制者,可放弃冷敷而改为热敷,以利炎症吸收。 (2)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起病3天后,局部病灶呈现浸润和渗出改变。此时热敷可增加局部组织血流,促进白细胞趋化,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局限和液化,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 乳腺炎
①时机:发病24h或48h以后、炎症已经局限者。 ②方法:以50℃左右温热敷布置于红肿局部,上盖以纱垫保温。每次20~30min,3~4次/d。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3)红外线、紫外线:前者热力穿透性强,可达乳房组织的深部,其效果比湿热敷更佳;后者通过光化学作用,具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 (4)乳房按摩:排尽剩乳用负压吸引法,如吸奶器吸引或人吸等。负压吸力过大,易使乳管暂时狭窄,影响排乳效果。乳房按摩则是利用挤压的作用,排空乳管,促进淤结消散。该法适用于乳管闭塞、乳汁淤积,或小叶炎症初期的患者。若局部水肿明显、伴有发烧,或脓肿已经形成者,则禁用此法。 ①手法按摩:五指并拢,以两手小鱼际部,夹持乳房基底部,沿乳管走行,向乳头部轻轻按摩1~2min。然后用手掌由淤积硬结的外缘向乳头方向逐步推赶并轻揉挤,反复按摩5~10min,即可将淤积的乳汁逐渐推出。按摩时,可以用手轻轻提动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出管。若按摩前先作局部热敷,效果更好。 ②梳背按摩:乳房患部涂少量油脂(液体石蜡或蓖麻油均可),以减少摩擦对乳房皮肤的刺激,避免皮肤损伤。用烤热的木梳背(以不烫伤皮肤为度) 由乳房基底部开始,经患部再向乳头连连推赶,使闭塞的乳管由内向外、由小而大,渐渐被乳汁所扩张,终至全管通开,积乳排出,患者可在短期获愈。 按摩注意事项:A.为减少按摩引起的炎症扩散和脓毒血症的发生,按摩必须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进行。B.为减少按摩时的疼痛,按摩先可在淤积的周围组织注射0.5%~1%利多卡因20~40ml,待5min后再作按摩。C.乳腺小叶及周围组织已有轻度炎症时,可在局麻药内加入青霉素40万U,注射后10min再进行按摩。D.治疗期间可用温硼酸液轻洗乳头并涂青霉素或磺胺油膏,然后用纱布遮盖以保护乳头。 (5)乳房承托:其目的是减小乳房活动度,减轻乳房疼痛。有乳罩承托法和布带或三角巾带撑托法2种
汤饮治疗:①鲜蒲公英250g,水煎服。 急性乳腺炎讲座
②细叶远志全草15~20棵,水煎服。 ③鹿角粉3~9g,开水冲服。 ④蒲公英、野菊花各9g,水煎服,每天1付。 ⑤括楼牛蒡汤:熟牛蒡、生山栀、金银花、连翘各9g,全括楼(打碎)、蒲公英各12g,橘皮、橘叶各4.5g,柴胡6g,黄苓9g。水煎服,每天1付。 ⑥:金银花、蒲公英、地丁各30g,连翘、野菊花、板蓝根、赤芍各15g。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淤作用,为控制全身中毒症状的有效方剂。 ⑦疮疡饮:山甲珠、皂刺、当归尾、天花粉、陈皮各9g,乳香、没药各6g,金银花、赤芍、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作用。 ⑧金银花、蒲公英、括楼各30g,柴胡、黄芩、王不留行、青皮各15g,皂刺、赤芍、丝瓜络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 ⑨全括楼1个(重100~200g),水煎服,并将药渣趁热敷于患处。 ⑩牛蒡子叶30g水煎代茶饮,每天1付。用于乳汁淤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