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色盲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色觉障碍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如能辨认三原色都为正常人,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都称全色盲。辨认任何一种颜色的能力降低者称色弱,主要有红色弱和绿色弱,还有蓝黄色弱。如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都称二色视,主要为红色盲与绿色盲。 色盲原因及分类 在胚胎时期,第一阶段,椎体细胞开始发育生长。如果这个阶段由于基因问题,没有生长出椎体细胞,属于全色盲。第二阶段,椎体细胞刚刚形成时,只能分辨光度,随后开始分化成识别黄色和蓝色的两种锥体细胞。如果没有分化,属于全色弱。第三阶段,黄色椎体开始分化成红色椎体和绿色椎体。如果没有经过这个过程或者分化出错,就会造成红色盲和绿色盲;如果部分出错,导致椎体感受颜色和其他人不同,就会导致红色弱或绿色弱。 色盲患者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等)。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视力约在4.0(0.1)一下。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极少见,比例约在0.001%左右。 2.全色弱 全色弱也是极少见的,患者也无辨色能力,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的视力比较好,无羞明与眼球震颤。他们拥有椎体细胞,但是在胚胎时期,锥体细胞没有进一步发育分化,因此只能分辨光度。全色弱比例约在0.001%左右。 3.红色盲和红色弱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1875年,在瑞典拉格伦曾发生过一起惨重的火车相撞事故——因为司机是位红色盲患者,看错了信号。红色盲男性比例为1.3%,女性为0.02%。 红色弱是因为红色椎体细胞不足量,导致红色感觉能力较差。正常人看到红色会有一种火热的感觉,而红色弱必须在颜色比较明显,对比度比较强的时候,才能够分辨。红色弱男性比例为1.3%,女性为0.02%。 4.绿色盲和绿色弱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一美术训练班上有位画画得很好的小朋友,总是把太阳绘成绿色,树冠、草地绘成棕色,原来他是绿色盲患者。红色盲男性比例为1.2%,女性为0.015%。 绿色弱是因为绿色椎体细胞不足。需要在绿色比较强的光线下才能识别绿色。通常,会把很淡的绿色视作灰色或黄色。绝大多数色盲,属于绿色弱,男性约占5%,女性约占0.25%。 5.蓝色盲和蓝色弱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蓝色盲中的世界相当于拿一张黄色过滤片中的世界。控制蓝色椎体细胞的生长位于7号常染色体上,但也有后天形成的。因此,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男女比例相当,均在0.03%左右。
辨证及治疗方法 色盲一般是指视物时色觉障碍而言,由其程度和特征不同可分为色弱和色盲两种。以色弱及红绿色盲较为多见。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工作中或体检时发觉。 中医学称色盲为“视赤如白”症,认为系先天不足,肝肾两亏而致,或为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之气化生不足,玄府之精气不充而致。
针灸穴位
主穴:睛明、风池、丝竹空、四白。 配穴:瞳子髎、攒竹、足三里、光明、行间、合谷。[1]
穴位与指压法
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处的“四白”,能提高眼睛机能。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食指强压6秒钟。指压时睁眼指压和闭眼指压均可。 睁眼指压时,能明确判断色彩,闭眼指压时,能治疗视力异常、假性近视。如果是患有强烈色彩异常的话,应重点的强压眼下。 不断进行这种指压的话,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早上在洗脸镜前不妨指压一次,女性以夜间卸装后指压为宜。
色盲矫正镜
矫正色盲的有效途径。色盲矫正镜的原理,为根据补色拮抗,在镜片上进行特殊镀膜,产生截止波长的作用,对长波长者可透射,对短波长者发生反射。戴色盲眼镜,可使原来色盲图本辨认不清的变为能正确辨认。达到矫正色觉障碍的效果。 色盲矫正镜根据色盲纠正理论设计研发。分隐形眼镜式和普通宽架式两种,二者对红绿色盲色弱的矫正均有卓著的效果。隐形色盲眼镜由于其隐私性比较好,可以很好保护消费者隐私,适合于体检和平时配戴;框架式的因其镜片表面特殊红色着色,产品外观比较明显,对于平时工作或者开车驾驶配戴相对方便一些;二者特点仅供消费者参考并自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