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卵巢癌二线化疗结束后,临床一般会用PARP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进行维持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1、PARP抑制剂:是卵巢癌维持治疗的核心药物。其中,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是最新一代PARP抑制剂,具有不用基因检测、全人群可用的特点,而且服用方便,药物剂量可依据患者情况调整,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该药的全人群无进展生存期达40个月,对照组仅13.6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57%,临床疗效较好。同时,六成以上的患者用药满2年时,病情仍控制良好。
2、抗体药物偶联物:以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为代表,不仅可以作为叶酸受体α表达≥75%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首选治疗,在特定情况下,还可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安可达)用于治疗FRα表达≥25%铂耐药复发人群,或铂敏感人群。对比化疗可进一步降低37%的疾病进展风险和32%的全因死亡风险,单药客观缓解率为42%,且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耐受性显著优于传统化疗。
3、抗血管生成药物:该药物可与化疗联合,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作用,为综合治疗提供支持。
除了上述药物,卵巢癌治疗还可能用到卡铂注射液(波贝)、激素类药物、中成药等,治疗方案要因人而异。患者日常要树立良好的抗病心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