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持续疲劳、睡眠障碍及显著情绪波动,符合中医“肝气郁结,气血失调”的常见证型。长期压力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紊乱,进而引发心神不宁与气血耗伤。
【建议排查方向】
中医辨证:可通过面诊、舌诊、脉诊来确定证型,确定是否为“气滞血瘀(气血不通)”病机导致。
【药物调理方案】
中成药气血和胶囊较为对症,其组方融合了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与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的配伍精髓,可同步改善气滞血瘀引发的疲劳、失眠及情绪问题。若伴明显焦虑,可配合逍遥丸加强疏肝效果;若失眠突出,天王补心丹可作为备选。
【配合措施】
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瑜伽);
睡前练习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
饮食增加菠菜、山楂、百合等疏肝安神食材。
建议先完成基础医学检查,若结果无异常,可在医师指导下尝试中医药调理,通常用药2-4周可见初效,坚持3-6个月能更好巩固疗效,持续不缓解需排除抑郁状态等心理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