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你好朋友!皮下出血在医学上称为紫癜 ,是指出血于皮下、压之不会褪色的紫红色斑点。出血直径小于 2毫米者称为出血点 ;出血直径 2~ 5毫米者为紫癜 ;直径大于 5毫米者为瘀斑 ;片状出血伴有明显隆起者为血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受到外伤引起的皮下出血 ,一般会逐渐吸收 ;但是如果是止血功能障碍 ,则只要有轻微触碰即可发生大块皮下出血 ,或无损伤也可出现自发性皮下出血。
建议!1.血小板质与量的异常:血小板数量不足或质量有问题,难以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张力和凝血功能,当皮肤或粘膜受到碰撞,磨擦,挤压的时候,即可出现大小不等的瘀斑,受损伤时则出血不止.常见于特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衰弱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白血病疾患.
2.毛细血管壁渗透性异常:常见于维生素C缺乏症,除皮肤瘀点外,牙龈可渗血,新生儿则可在骨骺出血.此外,过敏性紫癜,也是一种毛细血管渗透性异常的疾病.
3.菌血症或败血症:毛细血管被细菌栓塞,故出血点中央尚可见小白点,其形态可成斑成片,或互相融合,或近中心部位坏死.病儿多伴有严重的感染中毒体征(如高热,抽搐,昏迷,休克等).常见于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或粟粒性结核病.
建议积极查找病因并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