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综合 > 详情页

男孩5岁浑身发热,脸红,量体温37.3是发烧吗

性别:男

年龄:5

男孩5岁浑身发热,脸红,量体温37.3是发烧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志新 主任医师 儿科
三级甲等 中日友好医院

问题分析:
这是发烧,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可为感冒,扁桃体炎;也可能是肺炎,肠炎,麻疹和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退热药物只能改善症状,无抗菌,抗病毒能力.因此,在使用退热药物之前应找出病因,以免影响诊断,耽误治疗.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量体温37度正常吗
卢成瑜主任医师
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宝宝量体温37度是正常的。无论测量哪个部分,宝宝身体的温度都是37℃。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通常,宝宝的体温是37.4℃以上,肛管是37.7℃、耳朵体温是37.7℃以上属于发热。一般来说,早上两点到六点是最低的,下午两到八点是最高的,一天的变化不会比平均值高出0.5度,宝宝们的新陈代谢比较强,所以温度比成年人要高一些。
小孩身上发热但不发烧怎么回事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因素,也可能是孩子穿太厚,或者是捂得太厚,让孩子多喝点水观察看看,是过一个多小时再次测量体温,也很有可能是宝宝体温正在上升的过程中,如果体温还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就不用过于担心那孩子,多喝点水就可以了。
36度9是发烧吗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36度9不属于发烧的范围,只要没有超过37.3度,都是属于正常体温,不要随便使用退烧药,一般要超过38.5度才可以使用退烧的。平时要了解一些关于体温的常识,这样就不会自己吓自己了,但是即使不发烧,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也是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清楚的。
宝宝发烧量体温计量哪里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发烧时要量腋下温度,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可以先用干毛巾或卫生纸把腋下的汗水擦拭干净。将温度计抛至35摄氏度,测量时间为5-7分钟,同时要用手持温度计进行精确的测量。其次,肛表温度要低于35度,可以用甘油润滑肛表的前端,然后将其塞入宝宝的肛门,测量时间为3分钟,这时的温度会更高。最后,测量耳朵的温度,一般用红外体温计测量,要把外耳道拉直,这样测量起来比较精确。
除了量体温怎么判断发烧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除了量体温,也可以通过用手触摸额头的方式判断是否发烧。因为发烧以后患者的身体产热功能会增强,散热功能会减弱,所以体温会不断的升高,用手触摸额头时,会明显感觉到额头的温度高于手温,此时可以诊断为发烧。此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症状判断是否发烧,发烧时一般都会出现畏寒、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晕等症状,如果是低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来退烧,如果是高烧就需要遵医嘱口服退烧药。
大人37度1算发烧吗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成年人体温37.1度,不属于发烧的症状,腋下体温超过37.3度,属于发烧。若是伴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多为感冒引起的,可以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可暂时不服用药物,一般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人,可以自愈。若是长期体温37.1度,伴有潮热,盗汗,咯血,身体明显消瘦等症状,考虑慢性消耗性疾病,应该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儿童脸红不发烧怎么办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儿童红脸可能是由于食物积累问题引起的症状,但不排除感冒引起的症状。可以儿童暂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他们可以适当减少饮食,吃更容易消化的食物,喝更多的水,观察儿童的。逐步改进。
发热38度怎么降温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发烧38度降温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使得蒸发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缓解不适的症状;也可以洗个热水澡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的症状等,可以到医院查明病因。
孩子发烧浑身抖要怎么办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孩子发烧浑身抖要物理降温治疗。平时注意保暖,注意多喝水来促进体温的下降,就会减少发抖的,小孩发烧时,伴有发抖,如果孩子神智清楚,属于发烧以前的寒颤,肢体抖动使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使体温升高,伴有寒颤的发热。
脸红耳赤,发热发烧,多在下午或
杨清槐医师
中医科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您所说的面红耳赤主要是由于肝火比较旺所引起的,对于发烧,而且下午和晚上加重,这种情况都是属于中医的一种功能性发热,主要是属于阴虚火旺,或者是气血不足所引起的一种病症。对于你目前的情况看,是比较适合去找一个专业的中医大夫具体的辨证论治的调理一下。平时多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地服用龙胆泻肝丸进行治
脸红发热还发烧怎么办
刘尧副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感冒期间出现脸红发热的问题,一般还是与感染,因素有关系,可以去检查一下血常规,初步的确定原因,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感冒期间一定要注意多喝热水,饮食上要清淡,不要吃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配合食疗的方法,平时也要加强体质锻炼。
猜你喜欢
专家问答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