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其他
>
体检
>
详情页
血清甘油三酯(S-TG)2.07要紧吗?如何可降低?
性别:男
年龄:54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血清甘油三酯(S-TG)2.07要紧吗?如何可降低?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张淑丽
妇产科
二级甲等
威县镇中心医院
问题分析:
你好,这样的情况建议服用肠溶蚓激酶胶囊治疗注意饮食
杨海英
妇产科
二级乙等
河北省邢台威县贺钊医院
问题分析:
你的情况这一般考虑是需要经过正规治疗,一般都是可以治疗好的,建议可以配合服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的。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血清甘油三酯偏高的危害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血清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种。血清甘油三酯偏高,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沉积,渐渐地形成小斑块。在血管壁上斑块沉积,逐渐的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的内径逐渐变小,血流逐渐变慢,从而加速堵塞血管的进程。
血清甘油三酯偏高是因为什么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甘油三酯偏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往往与年纪,性别以及饮食习惯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还有的是由于家族遗传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这样的就要终身服用降脂药物,才能够使血脂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血清甘油三酯偏高怎么办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血清甘油三酯偏高首先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不吃油腻东西,少吃油炸食品,清淡饮食,不知腌制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经常进行运动锻炼如爬山、游泳、跑步。如果复查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可以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血清甘油三酯值越低越好吗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甘油三脂其实说就是脂肪,就是身体的赘肉,但血清甘油三脂太低了对是有影响的,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尽可能将甘油三脂值保持在正常值以内。
血清甘油三酯高是怎么回事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血清甘油三酯升高主要由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因导致,原发性甘油三酯升高和遗传相关,此类人体内脂代谢及合成异常,可导致血脂升高,长期高脂饮食也是导致血脂高的常见因素,需改善饮食结构。
血清甘油三酯增高是什么情况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药物对于甘油三酯具有一定的影响。有一些人出现甘油三酯增高,有可能是由于用了药物所导致,比如患者近期一直在用利尿剂或者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对于甘油三酯具有一定的影响。
血清甘油三酯(TG)1.94↑是什么情况
张金璐
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检查结果显示甘油三酯稍有增高,属于轻度的血脂异常,还不至于达到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程度。意见建议:这种情况一般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就可以逆转。另外还要戒烟,适当参加体力活动或运动。祝健康!
血清甘油三酯7.92↑
徐和
药师
药品保健品
双流县中医院
三级乙等
指导意见:你好,甘油三酯明显偏高,没有胆囊结石或手术史建议服用非诺贝特,祝你早日康复。
血清甘油三酯我的26要紧吗?血清甘油三酯参考直是04-1...
宋现伟
主治医师
内科
威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问题分析:你好;据你的描述考虑甘油三酯偏高意见建议:就是比较通俗的高血脂多吃点青菜少吃些油腻腻的食物少喝点酒多运动必要时口服降脂药物
我有冠心病。总胆固醇4.5,血清甘油三酯0.66.血脂高吗...
王春松
主治医师
内科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病例分析:你好,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以及降血脂(他汀类药物)的药物意见建议:祝好
葡萄糖6.5血清甘油三酯5.83的脂肪肝怎么医治?
赵雷
主治医师
中医科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你好,血糖有些偏高,血脂高,建议你首先从饮食上入手,清淡低脂低油饮食,同时适当锻炼,如果三个月后血脂仍高可服用降血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
猜你喜欢
血清甘油三酯(S-TG)2.07要紧吗?如何可降低...
血清甘油三酯(S-TG)7.74
血清总胆固醇(TC)6.25血清甘油三酯(TG)3.77
我今年40岁,血清甘油三酯4.45
血清甘油三酯(S-TG)2.36↑
血清甘油三酯(TG) 3.34 ↑ mmol/L 0.4...
血清甘油三酯(s-tg)0.41↓偏低怎么办
体检,血清甘油三酯(S-TG) 2.99
血清甘油三酯为0.69血清总胆固醇为4.93
血清甘油三酯(S-TG) 2.18 ↑ mmol/L
专家问答
多久的性生活才算正常
如何减少手臂上的多余脂肪?
子宫切除术后两个月能否久坐或久站?
我的眼睛玻璃体混浊了,能治好吗?
喉咙充血该如何治疗?
右手筋痛的原因是什么?
两天不洗头,头皮为什么会这么痒?
高危性行为后的必要检测
吃坚果能否增强性功能?
表皮内上皮瘤是什么?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