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鼻炎 > 详情页

4岁宝贝鼻炎怎么治疗,能不可以治愈?每天清晨打喷嚏流鼻涕,

性别:女

年龄:27

4岁宝宝鼻炎怎么治疗,能否治愈?每天清晨打喷嚏流鼻涕,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李寿莉

问题分析: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 )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chronic simple rhinitis)。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病因]:
  (一)局部病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
  2.由于邻近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或畸形,致鼻发生通气不畅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
  3.鼻腔用药不当或过量过久形成药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常见于久用滴鼻净之后。
  (二)全身病因
  1.长期慢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长期便秘、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致鼻粘膜长期或屡发性充血或瘀血。
  2.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或C。
  3.烟酒过度可影响鼻粘膜血管舒缩而发生障碍。
  4.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扩张而产生似鼻炎的症状。
  (三)环境因素:在有水泥、烟草、煤尘、面粉或化学物质等环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学因子的刺激与损害,可造成慢性鼻炎。温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如炼钢、冷冻、烘熔等车间工人,也较易发生此病。
  [分类]: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
  病理 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尤以下鼻甲海绵状血窦变化最明显。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多。鼻甲粘膜肿胀,但粘膜下组织无明显增生性改变。
  临床表现
  (一)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①间歇性鼻塞:一般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②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位于下侧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转卧另一侧后,刚才位于上侧没有鼻塞或鼻塞较轻的鼻腔,转到下侧后出现鼻塞或鼻塞加重;而刚才位于下侧的鼻腔鼻塞减轻。此外,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由于鼻涕长期流经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湿疹,多见于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等症状。
  (二)多涕: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偶呈脓性。脓性者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三)检查:鼻粘膜肿胀,表面光滑、湿润,一般呈暗红色。鼻甲粘膜柔软而富有弹性,探针轻压可现凹陷,但移开探针则凹陷很快复原,特别在下鼻甲为明显。若用1~2%麻黄素液作鼻粘膜收缩,则鼻甲迅速缩小。总鼻道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为鼻粘膜、粘膜下层及鼻甲骨的增生肥厚性改变,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
  病理 粘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粘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粘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
  临床表现
  (一)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
  (二)鼻涕稠厚,多呈粘液性或粘脓性。由于鼻涕后流,刺激咽喉致有咳嗽、多痰。
  (三)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筛前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症。
  (四)检查:①下鼻甲明显肥大,或下鼻甲与中鼻甲均肥大,常致鼻腔堵塞。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②粘膜肿胀,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表面不平,或呈结节状或桑椹状(鼻部彩图2,3),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明显。探针轻压凹陷不明显,触之有硬实感。③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后粘膜收缩不明显。
 
  三、慢性干燥性鼻炎
  慢性干燥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 sicca)一般认为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
  病理 鼻粘膜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致鼻粘膜干燥,但鼻粘膜和鼻甲骨均无萎缩,鼻分泌物也无臭味。
  临床表现 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前鼻镜检查可见鼻粘膜深红色,表面干燥无光,鼻道有丝状分泌物。鼻中隔前下区粘膜常糜烂,可有小片薄痂附着,去之常出血。鼻甲无萎缩,应与萎缩性鼻炎作鉴别。
  [分型]:

  (1)肺经郁热型
  苍耳子15 辛荑花12 黄芩15 菊花15 桑白皮15 桅子8 金银花15浙贝12 赤芍15 路路通12 枸杞子12 天花粉10 桔梗10

  (2)气滞血瘀型
  川芎10 红花9 白术12 云苓15 辛荑花10 泽泻15 菊花12薄荷10 黄苓12 广地龙12 白芷9 桔梗10 鱼脑石12

  (3)肺脾虚弱型
  桔梗12 辛荑花10 白芷10 苍耳子10 淮山24 广藿香10白术15 党参15 石菖蒲9 黄芪24 云苓15 薏苡仁24

王健

问题分析: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等
可以取莲节一个 捣碎成泥,用脱脂棉沾此榨汁,塞入一方的鼻孔如此交互持续动作,则可以去除鼻塞现象。特别是就寝 前施行功效更好。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怀孕鼻炎打喷嚏怎么办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怀孕鼻炎打喷嚏的处理方法如下:怀孕前就要积极将此类疾病或相关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如过敏性鼻炎需积极检测过敏原,明确过敏原种类,进行更好的预防,尽量避免接触。孕期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患者无需惊慌,部分药物在孕妇怀孕期间可以应用,如鼻用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仅在鼻腔表面发挥作用,生物利用度较低,吸收入血的比率较低。
1个月婴儿打喷嚏流鼻涕怎么治疗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一个月的婴儿打喷嚏,流鼻涕,可能是有点受凉感冒了,给孩子多喝点白开水,可以用热毛巾擦孩子的双手双脚或者贴一个感冒贴。注意室内控制室温,孩子太小,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好,温度差异变化大,不能适应,容易受凉。可以的话多晒晒太阳,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宝宝鼻炎怎么办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宝宝鼻炎,在家庭护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擦鼻翼和揉迎香穴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如果孩子的症状非常严重应该领着患儿到专业的科室就诊,找出致病的变应原后,应设法避免接触或食用。
打喷嚏流鼻涕治疗小妙招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打喷嚏流鼻涕的小妙招有以下几点,一、用热水熏鼻部,加快鼻腔内血液循环,改善鼻塞的症状,也可以用淡盐水对鼻子进行冲洗,有助于缓解鼻部炎症和清除鼻腔内分泌物的作用,二、按压穴位,患者可以用手按压迎香穴,有助于缓解鼻痒和打喷嚏的症状,香穴在鼻翼两侧一厘米处,三、喝生姜红糖水,可以驱寒,使身体温暖,具有很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如果一项小妙招都不见效的话,可以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儿童打喷嚏流鼻涕怎么办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孩子打喷嚏流鼻涕的原因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因为病毒感染,可以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小儿氨酚磺那敏颗粒。小儿氨酚磺那敏颗粒中含有对酰氨基酚,具有解热止痛的作用,还能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用湿热的小毛巾涂抹在孩子的鼻子上,还要让孩子多喝一些温水,要注意保暖。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精神不好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儿童有鼻炎怎么办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小孩子鼻炎需要用一些抗鼻炎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抵抗鼻子中的细菌,还有就是平时一定要清理鼻子,可以用一定的生理盐水来处理,因为生理盐水可以杀菌。局部治疗,如果鼻子堵,可以早期用减充血剂,但是不要时间过长。可以用显著的抗炎作用的、局部的相关药物喷鼻。
过敏性鼻炎可以戴口罩吗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过敏性鼻炎可以戴口罩。但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戴口罩只是能够隔离一些空气中的过敏原和灰尘,对于改善过敏性鼻炎是没有很大作用的。预防过敏性鼻炎也不能靠这种方法。
过敏性鼻炎需要怎么治疗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法较复杂。药物治疗,需做脱敏检查,根据脱敏检测方案、结果,制定脱敏治疗方案。物理治疗,盐水、中成药物,进行鼻腔冲洗。微创手术治疗,病人出现鼻塞等症状,可微创手术治疗。
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才能根治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用激素类喷鼻剂喷鼻,和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效果都比较好,但任何的药物都只能缓解症状作用。过敏性鼻炎,是过敏体质的人,接触了过敏原后引起的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无法根治,只有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才能减少复发可能。最好到耳鼻咽喉科,做一个过敏原检测。
鼻炎经常流鼻涕打喷嚏应该吃什么药
乔平主治医师
内科四川省乐至县良安中心医院一级甲等
口服鼻舒适试试。一定注意脱离过敏源,就是使你加重的一切因素。冬天和早晨最好带上口罩。避免冷空气接触。另外你找一下你家里是否有可能过敏的因素,尽可能避免接触,如香水,鲜花,油漆,蚊香,装修材料,杀虫或空气清新剂和可能过敏的衣物等。或你注意观察你接触有的东西后加重或诱发你今后就应该注意不要接触。尽可能避
遇冷风流鼻涕,打喷嚏,犯鼻炎
陈善平医师
五官科崇左市人民医院三级
遇冷风,就流鼻涕打喷嚏犯鼻炎,你这种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你阳气不足,寒症太重。吃保健品对于你这种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建议您从锻炼方面进行治疗,可能会有效,比如你经常去跑步,这个会增强你的体质,增强阳气增强你抵抗寒凉的能力,阳气足了身体,处值提高了那么你这个病就会治愈。中医针灸科的三
猜你喜欢
专家问答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