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综合
>
详情页
产后子宫脱垂中度不治疗会怎样
我在产后,有出现子宫脱垂,问题属于中度,因为经济问题,如果不治疗会怎样呢?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问题分析:
产后子宫脱垂中度不治疗会出现部分子宫颈或子宫体脱出在阴道口外。易发生感染、子宫充血、水肿,甚至发热、口渴、便结等。产后防治子宫脱垂应注意产后下床劳动不可过早、避免过度体力劳动。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产后子宫脱垂怎么恢复正常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分娩后子宫脱垂通常在分娩后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约需1~2月时间。子宫脱垂是由于孕期盆底肌肉松弛造成的。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量增多或出血时间延长,或者伴有疼痛、腰酸等症状。建议产后应注意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但通常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如卷腹或穿紧实的紧身内裤,是防止子宫脱垂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HIA可以适当进行盆地康复训练。
顺产后子宫脱垂现象多久恢复正常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顺产后子宫脱垂现象10-30天左右恢复正常,具体分析如下:因为怀孕后期,子宫会对盆底产生一定的压力。盆底肌肉松弛、骨盆松弛、韧带松弛等都会引起宫颈和阴道壁的膨胀或者下垂,在生产后会出现这种情况。产后可以进行缩肛、缩腹运动,恶露清除后可以进行盆底康复训练。顺产后要做好伤口的护理,如果是自然分娩,要观察一下会阴切口,一周之后就可以洗澡,但是不能泡澡。
产后中度子宫脱垂怎么恢复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可以放置子宫托。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不脱出的工具,适用于I度Ⅱ度子宫脱垂者使用,经期停用。如果经过中西医治疗无效,或Ⅱ度、Ⅲ度子宫脱垂,伴有严重阴道壁膨出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产后子宫脱垂的症状是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后子宫脱垂症状会导致白带增多,尿频尿急出现,便秘、腹胀、大便困难等症状,下腹部、阴道、外阴部会出现坠胀感,也会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久站、行走或者体力劳动时症状可能会加重。
产后子宫脱垂能恢复么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对于产后子宫脱垂,经过治疗都是可以得到恢复的,治疗子宫脱垂可以选择子宫托治疗,这种疗法主要就是利用肛提肌的耻骨尾骨肌束,把子宫托盘支撑在阴道穹窿部,从而起到防止子宫颈下降的效果,一般轻症者,不用再加其它支持物,而如果患者有阴道过于松弛的,可以在托柄上端穿带前后固定在腰带上,防止其掉出。
产后子宫脱垂能自己好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产后子宫脱垂能自己好的,女性在顺产的时候,由于产程时间太长或者是孩子太大,可能会导致引起产后子宫的轻度脱垂,一般来说在产后42天以内,大多数可以通过做缩肛运动来锻炼盆底肌的收缩,让子宫脱垂自然恢复自愈。
产后子宫脱垂能自愈吗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产后子宫脱垂可能会自愈,也可能不会自愈,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产妇在顺产过程中,分娩的时间和分娩的宝宝都会造成子宫轻微的脱垂,一般在42天以后,可以进行缩肛活动,促进盆底肌的收缩,使子宫脱垂自然复原。轻度的子宫脱垂可以通过缩肛活动进行锻炼,使其自行回复,如果是脱垂较严重,则是子宫的收缩速度较快,在42日内无法完全复原,建议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
产后子宫脱垂怎么办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产后子宫脱垂主要是轻微的子宫脱垂,在产褥期过后会逐渐的好转,同时还会出现腹压升高时的尿失禁,建议在产褥期后做妇科检查,做盆底肌的评估,然后采用训练进行治疗。对于轻度或轻度的宫颈脱垂病人,可以进行骨盆修复,并结合平时凯格尔锻炼,帮助缓解症状,使子宫下垂的复原。女性朋友可以在家里做凯格尔运动,一周2-3次,一次20-30分钟,在做完盆底肌肉训练后,可以在家里进行,通常一次收缩时间超过3秒,一次15-20分钟,一天2-3次,凯格尔练习150-240次,都能帮助患者康复。
产后子宫脱垂怎么恢复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在怀孕42~6个月期间,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等来矫正骨盆底的肌肉。最容易锻炼骨盆底部的肌肉是凯格尔运动,也就是收紧阴道、尿道和肛管周围的肌肉,放松和收紧5秒钟,然后再放松10秒钟,一次做三至四次。它的优势是可以随时、任意位置和状态下进行,能够有效促进盆底肌恢复,有利于身体恢复。
产后子宫脱垂怎样治疗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产后子宫脱垂,治疗轻度的可以佩戴子宫托治疗,或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保守治疗无效者就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手术进行修复,平时应该多做一些盆底肌收缩。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