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骨髓炎是一种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涉及骨髓、骨皮质和骨膜,通常导致骨骼的破坏。患者常常表现出发热、红肿和病变部位的压痛等典型症状。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上将骨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骨髓炎病程进展迅速,常伴有寒战、高热、局部剧烈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慢性骨髓炎通常由急性骨髓炎复发而来,可能伴有溃疡、脓液流出、死骨或空洞形成。
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骨髓炎可分为血源性和邻近播散性骨髓炎。血源性骨髓炎是指病原体通过血液传播至骨髓。邻近播散性骨髓炎是指感染源附近的感染扩散至骨髓。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或手术前后,可根据不同的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全身或局部治疗,治疗期间需确保足量、足疗程的使用。常用药物有克林霉素、万古霉素、萘夫西林、妥布霉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等。
手术治疗包括穿刺吸引术、开窗引流术、死骨取出术、带蒂肌皮瓣充填术、大块病骨切除术和截肢术等。具体手术方法将根据具体病情、患者需求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