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尿道结石的症状表现为下面几种 1、疼痛:排尿时出现疼痛,原发性的尿道结石早期可无疼痛症状。而继发结石患者常突感尿道疼痛和排尿痛,并且疼痛可向荫茎头、会荫部或直肠放射。 2、血尿。疼痛后,患者可能出现血尿症状,多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需要显微镜才可观察。 3、膀胱刺激症。结石合并感染,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及脓尿。假如下段输尿管结石或伴感染时,就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4、排尿困难。结石阻塞不完全,患者可能会有尿线变细、滴沥,继发尿道结石,由于结石忽然嵌进尿道内,多骤然发生排尿中断,并有强烈尿意及膀胱里急后重,多发生急性尿潴留。尿道结石表现为排尿困难,呈滴沥状,有时出现尿流中断及尿潴留。排尿时有明显的疼痛,而且放射至阴茎头部。后尿道结石有会阴和阴囊部疼痛。阴茎部结石在疼痛部位可摸到肿块,用力排尿有时可将结石排出。并发感染者尿道有脓性分泌物。女性尿道憩室结石,常有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血尿等。[4]
并发症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对结石的形成有明确的促进作用。不论是产尿素酶或不产尿素酶的病原微生物都对结石的形成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产尿素酶的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主要通过产生基质物质实现的,基质能增加结石晶体与晶体间、晶体与上皮间的粘附力。产尿素酶病原微生物,如奇异变形菌,除了以上作用外,能使尿液碱化和产氨而形成磷酸镁铵(详见感染结石的形成机制),同时氨能破坏尿路上皮葡糖胺聚糖保护层,而增加粘膜和结石、细菌的粘连。这些作用均大大促进结石的形成和生长,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尿路感染结石病治疗的重要一环。 2、尿路梗阻 梗阻性尿路病变与结石形成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尿液中也不断有少量晶体或微结石形成,如果没有泌尿系梗阻,这些物质可以顺利的从尿中排出,否则便滞留与尿路继续长大发展成为尿石症。尿路梗阻也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能引起尿路梗阻的疾病有,前列腺增生、神经性膀胱、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海绵肾、肾输尿管畸形、肾囊肿压迫、尿路肿瘤、尿路外疾病压迫等。 3、尿路异物 尿路中的异物可成为尿结石的核心而逐渐形成结石。最常见的是留置的尿管,其它还有尿路的植物性、金属性和矿物性等异物。 4、代谢性疾病 结石由人体代谢产物构成,因此与新陈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含钙结石就和钙磷代谢、草酸代谢有关。不同种类的结石,代谢异常的原因不同。常见的有痛风、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吸收型高草酸尿(小肠切除、内源性疾病、空肠回肠旁路术等使结肠粘膜上皮直接暴露于胆盐,使结肠对草酸吸收大大增加所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