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综合
>
详情页
胎动无互动正常吗
我怀孕已经有六个月了,每次体检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也会时不时的踢我,但是感觉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互动,这种情况是胎儿有问题吗?会影响智力吗?胎动无互动正常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
按时去诊所做胎心监测,如果胎动突然减少或者是没有的话,就应该重视,要排除胎儿缺氧或者是出现了宫内窘迫的可能性的,就要及时去医院科妇产就诊,平时坚持多和胎儿互动。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胎动多少为正常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现在怀孕5个月,大多已经出现胎动的现象,由于阶段,胎儿发育还比较小,相对胎动还比较弱,因此感觉胎动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很明确,可以继续观察胎动的情况,定期做产检,阶段需要补充钙剂,可以有利于胎儿的骨骼发育。
胎动频繁是胎动异常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胎动频繁是异常的一种表现。胎动频繁是指孕妇自觉胎动次数远大于近期同一时段的胎动次数,电子胎心监护也提示胎动次数异常增多。常见于急性胎儿窘迫、发热、低血糖、各种刺激等。
胎动无互动正常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按时去诊所做胎心监测,如果胎动突然减少或者是没有的话,就应该重视,要排除胎儿缺氧或者是出现了宫内窘迫的可能性的,就要及时去医院科妇产就诊,平时坚持多和胎儿互动。
胎儿半夜胎动正常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16-20周时会出现明显的胎动,这时是正常的。胎儿在28个星期以前是不正常的。孕28周以后,胎儿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在餐后的30-1个钟头之内,胎儿的活动会更加的频繁。午夜胎儿的活动是很常见的。如果胎动比较多,需要考虑是不是有子宫内的缺氧,可以选择左边躺着,增加胎盘的血运,给宝宝补充氧气,这样可以减轻宝宝的瘙痒症状,如果胎动还是很多,还是没有缓解,需要及时就医。
胎儿胎动正常多少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通常,胎儿胎动正常为每小时3到5次左右。胎动是3-5次的。如果胎动太快、太慢,就是子宫里的胎儿出现了异常。要做好胎儿的超声和胎儿的监测。有些孕妇在16个月之后会有明显的胎动。胎动的变化主要是为了了解子宫中的孩子在子宫里的情况。怀孕期间要进行产前检查,避免出现胎儿异常。在这期间,孕妇营养要平衡,促进胚胎的健康成长。
胎动多少正常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胎动平均每个小时3-5次是正常情况,有可能是还不会计数胎动,可以每天早中晚三个小时计数胎动,然后乘以4就是每天的胎动计数。观察几天,如果真的像数的那样频率,需要做超声看一下胎儿情况。
胎动怎么才算正常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正常胎动是≥2个小时之内≥10次为正常,<2小时之内<10次为异常。如果计数1个小时都不到5次,需要重新再数1次,如果复核正常还可以,如果胎动少于每小时5次以下,则要孕妇及时到医院检查。
胎动怎么测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活动引起的。胎动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血管搏动和胃肠蠕动都是比较规律的。孕妇在腹壁上就可以直觉感觉到胎动一次胎动,将手放在腹壁上进行感受,按次数来数,每12小时大于六次就是正常的。
胎儿胎动正常多少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正常的胎动是每小时3-5次,胎心是每分钟120~160次,在怀孕的中后期需要定时到医院做胎心监测,每次检测15~20分钟,观察胎心的变化。如果胎心持续高于160或者是持续低于120需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医生两眼睛会互动斜视能治好吗?
王树梅
医师
其他
黄烨神农居医院
二级乙等
你好,斜视大多是弱视导致的,本病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纠正曲光不正来加以预防。建议及时去医院的眼外科看看,这样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及时行手术矫正
您好,孩子两岁多注意力不集中,自己玩不互动
翟红印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建议您到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或保健部看看,给予宝宝做个智力测试看看,排除一下智力障碍。
猜你喜欢
正常胎动是多少
凌晨有胎动正常吗
怎样听胎动
胎动监测是什么
怎样计胎动
怀孕多久有胎动
专家问答
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能治什么?
盆腔炎该吃什么药呢?
月经过后左侧小腹痛的原因是什么?
痛经别再硬扛!这几个方法让你轻松告别疼痛
卵巢位于人体哪个部位?
感染了解脲支原体会影响怀孕吗?
胎动多的宝宝是否性格更活跃?
避孕套脱落会怀孕吗?
月经周期第一天怀孕机会大吗?
如何解读阴道分泌物检查报告?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