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详情页

黄疸茵陈颗粒有什么不良反应

性别:女

年龄:27

黄疸茵陈颗粒有什么不良反应我家女儿出生半个月了,脸上长了好几个红疙瘩,请问是吃了黄疸茵陈颗粒的原因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孙樱丹 内科
三级甲等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问题分析: 您好!服用黄疸茵陈颗粒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腹泻,暂时临床上尚未发现有红疙瘩的不良反应,考虑可能是被蚊虫叮咬所致。
如果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2个月以内的宝宝不用吃药的,可以停48小时母乳,如果反复就在停48小时,加上在阴凉处晒太阳,小宝宝尽量不吃药。脸上的红疙瘩,如果不放心,建议到皮肤科去看一下,根据疙瘩的具体性状来明确诊断,祝您健康!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宝宝黄疸,医生开了黄疸茵陈颗粒
黄辉主任医师
外科六安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您好, 一般经皮测得数据要小于10以下(因仪器的不同,其数值略有不同);要是抽血测血中胆红素的值,一般正常值为小于205umol/l(12mg/dl)。30天正常婴儿总胆红素正常值1.7~17.1umol/l(0.1~1.0mg/dl)。直接胆红素0~6.8umol/l(0~0.4mg/dl)。间接胆红素1.7~10.2umol/l(0.1~0.6mg/dl)。 验血才能得出真实的胆红素水平。因为经皮测胆红素会受孩子肤色、脂肪厚薄的影响,一般经皮测胆红素是用于动态观察黄疸的变化或粗略估计黄疸程度,它测的是总胆红素的值。 直接经皮测胆红素仪器出来的值是没有单位的,根据仪器的不同正常值差异很大,但每一个仪器都有一个粗略估计对应值,对应的是mg/dl的总胆红素值,一般的医院会将这个对应值标在化验单上(具体看各个医院习惯)。 应该到医院抽血查一下肝功能。
黄疸菌陈颗粒有什么作用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此药可以帮助孩子降低黄疸,本品清热利胆,退黄疸。用于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属肝胆湿热证。平时注意给孩子适当地喝温水,增强的代谢,也可以进行晒太阳,都是有帮助的,注意给孩子保暖,别感冒,饮食上可以少量多次地喂养。
黄疸茵陈颗粒
黄辉主任医师
外科六安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您好,我就新生儿黄疸和您谈谈,新生儿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可能过一段时间黄疸会慢慢消失。如果黄疸更进一步加重或者黄疸反复,可行光照(蓝光)疗法,帮助黄疸很快消退。另外,可以多晒晒太阳。药物建议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感好些
小孩黄疸可以吃茵栀黄颗粒吗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可以。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周左右发生,有2周的时间可以消退,如果黄疸持续时间长时需要排查有无病理性黄疸,如胆道狭窄。对于黄疸可以口服茵栀黄颗粒,对于改善症状有利,边治边观察。
吃黄疸茵陈颗粒嗜睡
陈朝主治医师
儿科扬州市中医院三级甲等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没有不适不良反应,不用过于担心。指导建议:平时要多去户外晒晒太阳,可以减退黄疸,多注意观察。
黄疸茵陈颗粒有什么不良反应
孙樱丹
内科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 您好!服用黄疸茵陈颗粒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腹泻,暂时临床上尚未发现有红疙瘩的不良反应,考虑可能是被蚊虫叮咬所致。意见建议:如果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2个月以内的宝宝不用吃药的,可以停48小时母乳,如果反复就在停48小时,加上在阴凉处晒太阳,小宝宝尽量不吃药。脸上的红疙瘩,如果不放心,建议到皮肤科去看一下,根据疙瘩的具体性状来明确诊断,祝您健康!
黄疸高,吃的药有黄疸茵陈颗粒。
华四海副主任医师
儿科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你好,一般新生儿黄疸大于12.9mg /dl,属于病理性黄疸,可以蓝光照射治疗,同时吃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密切检测黄疸数值!
产妇吃黄疸茵陈颗粒可以帮助宝宝退黄疸吗
柳亚红主治医师
内科新邵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问题分析:你好,一般像这个情况的话建议要是宝宝是生理性黄疸最好是还是自己吃点退黄药物的情况的,这个通过乳汁分泌的量是很少的意见建议:注意小孩的饮食喂养的情况的,注意小孩的生长发育的情况的,和黄疸变化的情况的
黄疸茵陈颗粒这药另卖吗
王振友主治医师
外科呼中林业局职工医院二级甲等
指导意见:是什么意思不大明白,你可以因为有黄染用这个药的。
我家宝宝15天时查黄疸是15.3吃了一盒茵...
高小艳副主任医师
儿科西安一四一医院二级甲等
你好,宝宝现在27天,一般不应该出现黄疸的,如果黄疸未完全消退,需要去医院检查。建议去医院复查胆红素的值,看看是否较前有反弹,必要时化验肝功,根据现在的黄疸程度看看是否需要继续吃药,同时看看孩子发育的情况,祝宝宝健康!
怎么治疗新生儿黄疸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要去检查一下,看下黄疸值是多少,不严重,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平时多晒太阳可以适量的口服一些去黄的药物,平时多观察,早产儿比较不好护理所以妈妈一定要小心谨慎。也可以使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但还是要多观察婴儿。
猜你喜欢
专家问答
常见科室